深圳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又向前迈进一步。昨天,设计评标专家库正式建成,同时,市建设局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顾问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也宣布成立。对此,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原中纪委驻建设部纪检组组长姚兵的评价是:深圳又一次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市委常委、副市长吕锐锋等领导将聘书颁发到受聘专家们的手上。
姚兵说,近年深圳市在招投标管理和有形建筑市场建设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同时,也有自己的特色:三次制度创新,‘自亮标底’,推行预选承包商制度,采用资格后审制度,统一交易平台,交通水务、勘察设计都集中在一个平台交易等改革措施,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新成立的深圳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专家咨询委员会,其主要职能是协助主管部门制定招标投标政策并为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参与解决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协助实施对评标专家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另外,深圳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顾问委员会,则是发挥专家智囊作用,形成多种形式决策咨询机制,完善政府决策体系,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工作,强化和提升我市招标投标工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有关人士称,专家咨询制度的建立对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同时为有形建筑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前瞻性的技术指导。目前,有形建筑市场已成为我市成立最早、成交金额最大、影响面最广、社会最关注的一个要素市场。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投资环境、构建建设领域的反腐保廉预防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今年,市政府投资计划共安排建设项目842个,计划安排年度投资总规模596.6亿元,重大项目多、投资规模大。我市的一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项目,如轨道交通工程、大运会场馆项目、医疗卫生设施等,都将在今年进入建设的高峰期。而在这些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都需要通过有形建筑市场的规范运行,从而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招标投标活动,还将节约建设资金,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投资项目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吕锐锋在会上说,专家评标机制是有形建筑市场运行的最核心部分,在保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及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投资等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
记者注意到,新成立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顾问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大都是我国建设系统专家、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的资深人士,有些还是全国建设行业德高望重的顶尖专家。这次聘请的设计评标专家库也达500多人,其中不少是香港建设系统专家,目前我市的评标专家库制度与电子评标系统、政府工程预选承包商制度等,已成为打击围标串标,建立阳光评标的有力武器。